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第二次 > 正文

《药师经》第18节共修课

药师经

00:00

各位师兄,大家好!这么快又到星期四了,来到了药师法门的四群。今天我们这节课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主要就讲一个字,戒律的「戒」。

我们都知道,戒律的「戒」是佛法的根本。如果戒守不好,人天福报都不可能获得,就别说妄想成佛作祖了。

我们来看一下《药师经》的原文。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

释迦牟尼佛对文殊菩萨说:文殊师利,如果有众多的有情众生,虽然在佛这里「受诸学处」(受持了戒律),但是却破坏了戒律,「尸罗」就代表戒律。

有一些人虽然没有破坏戒律,但是却破坏了「轨则」。什么是「轨则」呢?就是规章制度(规定),比如说:群规。

【有于尸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

有一些众生可能没有破坏戒律,规章制度(规定)也守得还行,但是失去了正见;有的可能没有毁坏正见,但是不喜欢广学多闻,对于佛所讲的这么多的经典的深义,他不能够了解(不能够懂)。

【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

还有一部分众生,可能也喜欢广学多闻,但是怀着「增上慢」,觉得我比你们学的经多(比你们厉害),就骄傲了。这种「增上慢」(傲慢)覆蔽了他的心,他就喜欢自赞毁他(赞扬自己,诋毁别人),甚至傲慢到嫌弃和诽谤正法,到最后成了魔的伴党(魔的同伙)。

【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旁生、鬼趣流转无穷。】

以上种种愚昧的人,「自行邪见」(陷入到邪见),且影响极其恶劣,让「无量俱胝」(无量数)的有情众生堕到大险坑了。这些有情众生去哪道呢?肯定是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在这里「流转无穷」(甚至要在这三恶道待很久的时间)。

所以我们看一下,以上内容的重点是什么?第一,我们要持好戒;第二,要遵守规章制度(规定)。比如说:你来到一个群中,这是一个共修的道场,这是空中道场(但它也是道场),它有规章制度的。「轨则」,就是你要守好群规,不然你就是愚昧者。

【有于尸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

有的师兄很老实——五戒十善守得不错,(说)有机会去受「菩萨戒」;在群里也很守群规,禁言的时候从不发言;群内不欢迎发的内容也不发;不让刷屏,他也不刷……看着很老实,但是却失去了「正见」(不认真学经,没有正知正见),这也很恐怖。什么是「正见」?就是符合真理实相的准确的知见,具体的文字化的表现就是佛讲的「经」、佛讲的「律」。

所以,佛陀一直倡导我们要广学「经、律」。受持了「菩萨戒」的菩萨们,广学「经、律」更是我们的责任(你不好好地多学点经和律,就已经犯了菩萨戒了)。

也有一些众生知见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喜欢广学多闻。有一定的正知正见,但只学几部经(不想多学,懒得学),这本身就犯了「菩萨戒」。这种人是被药师佛批评的,也是被释迦佛批评的:说你是愚昧者(愚人)。

【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

还有一部分人,他是广学多闻的,但是很傲慢。看到新来的师兄刚学第一部经,他就说:我都学了十几部了,把老师讲的经全都听一遍了(就开始傲慢了)……傲慢会带来无知,我们在傲慢的那一刻,心就被我们自己封闭住了(没有办法再学新的东西了)。而且傲慢的人看不见别人的优点(专挑缺点看),心里收罗的全是别人这个缺点、那个缺点,甚至到最后老师(师父)的优点也看不见了(只能盯着缺点看),这就非常恐怖了!

傲慢带来无知、带来愚昧、甚至带来恶毒心……你要是天天盯别人缺点看(看习惯了),你的心就变恶了,非常恐怖!因为傲慢,到最后你甚至会诽谤正法,成为魔的帮凶和伴党。本来是学佛的,学的经多了傲慢,之后慢慢变成魔的眷属了。那你还不如直接亲近魔就好了,还走这么多弯路学什么佛?

【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旁生、鬼趣流转无穷。】

释迦佛说:以上讲的都是愚昧者。他们不仅仅伤害了自己,还伤害了无量众生,使得无量众生受他们的影响,堕落到「大险坑」。什么是大险坑?三恶道。所以,修行的道路上陷阱很多、地雷很多(危机四伏),一定要警醒。

目前,我们学院有两种学生:一种是优等生;一种是差等生。什么样的是优等生?(不是说他学了多少经,境界有多高)是认认真真怀着谦逊地态度学习、学习,时常对照六度看自己哪儿不足,专看别人优点(认认真真学习别人优点)的这些师兄,就是我们学院的优等生。每天他都能学到更多的优点用在自己身上,他的未来简直不可限量(大家可以想象)。

那什么是我们学院的差等生呢?天天光盯着别人的缺点去看的这些人。不管他现在禅定境界有多高妙(多玄奇)、不管他法理讲得怎样地舌灿莲花……如果他有傲慢(瞧不起别人),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看,这样的人就是我们学院的差等生。

我们学院只有这两种人——要么优等生:只看别人优点,向一切人、事、物(向一切万物)学习,这是优等生;要么就是差等生:傲慢得不得了,就是自己最厉害了……

因为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带着自恋情节。自恋情节的基础是什么呢?是我们生命的自保意识。因为生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不容易的(经常遇到种种的逆境和伤害),他要自我保护(生存下去),这个自保意识经过发展,演变出了自恋情结。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自恋情结,都喜欢别人夸我,不喜欢别人批评我、骂我、伤害我……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那么佛跟我们有什么不同?佛能够承受得住多么多的赞美,他就能够承受得住多么大的伤害。释迦佛证道之后,那么多「菩萨摩诃萨」从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地赶来,讲说偈颂赞美佛,佛如如不动(无量的赞美加给佛,佛一点傲慢都不会有),他的心始终是空的;同样,你让多少个魔来伤害佛,他依然也是如如不动的。

如果说有个别师兄,老师夸了你几句,你的傲慢心立刻就起来了,这样的师兄也经受不住任何的打击和伤害,你的忍辱能力绝对很差(不信你就观察)。

容易傲慢的人,他的忍辱能力都很差!他的逆商(面对逆境的能力)都很差!这是成正比的。

还是要再重新看一下这段经文,佛陀在强调什么?首先讲的是戒律(学佛首先要受持戒律)。居士和信众的区别是什么?居士受了三皈五戒(一般三皈依的时候同时受五戒,也有的受三戒);信众没受戒。「戒」是一切的根基,从受戒开始我们就修行了。没有「戒」,其他都免谈;「戒」持不好,你的法理再怎么舌灿莲花也没用,佛不承认你是佛弟子。

「戒」是佛与魔的一个分水岭。那么戒律有没有方便呢?有方便(我们在学习《菩萨善戒经》的时候知道有方便)。但是,佛是先严后松(先讲非常严苛的戒,到最后再讲方便;而不是先讲方便,再讲严苛),为什么呢?众生的心生来就散漫,一开始惯坏了它,这个心就收不回来了;一开始要节制、要压抑、要理性控制,这个心习惯了、清净了,在讲方便的时候他才能拿捏好那个度(他知道:我在行方便,了了觉明),不会出问题。

如果守不好,上做不好,你的时候一下全垮塌了,所以要先严后松(先讲严持戒律,再谈合适的方便)。而且《菩萨善戒经》里也讲了:佛给声闻弟子讲的戒律和给菩萨讲的戒律就不一样(菩萨的戒律就有很多圆融方便的地方),但是一切的根基是原来的严谨、理性。

就算你发心很好(行方便),也始终要权衡利弊的。我做这个事真的功大于过吗?真的是利大于弊吗?还是说仅仅是我以为?有没有主观色彩使得我的判断是不准确的……你要尽量把你的主观色彩全都退干净才行,要站在佛的角度去考虑很多的问题(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佛)第一,强调的是「戒律」(学处尸罗指的都是戒律);第二,强调的是「轨则」。

你来到道场共修,那么多人在一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家习气、性格都不一样,需要磨合。有很多人因为私人恩怨就打起来了、吵起来了、骂起来了、也有退场的……这都很正常。

我们在一个道场共修,就有规章制度(就有规定)。你能不能守好规章制度?你看,佛先讲「戒」,然后是规章制度。「戒」,约束的是个人;规章制度约束的是整个群体,让秩序井然。在互利互惠的情况下,使得修行的功效最大化。

(不能只看个体,要看整体)规章制度保的是整体,它可能会一段时间内忽视个体的利益,但保的是整体水平的上升。

戒律、规章制度都守得不错的情况下,佛强调的是「正知正见」。你在这个道场做到秩序井然(不闹事儿、不影响大家、听话)了,大家安静地坐在这里,开始讲正法。「正知正见」就是正法(关于真理实相的法),这是真正的正见。

一提到「讲法」,又来问题了——有的人学了一点儿就知足了(不想多学)。佛就说:这样的人得少为足。你心的容器就能装这么点正法之水,度众生不够用的啊!所以佛就倡导「多闻」(不仅听正法,还要多听)。要给病人治病,不能只有一种药,只治一种病;要是能掌握无量种药,就能够给无量众生治病(佛是大医王)。

有了「多闻」,又带来了问题——有的人听法很多却非常傲慢,这样的人层次都很低。我们看看佛周围的那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阿罗汉……人家境界那么高,还在认真学(越是高人越爱学习),人家都不骄慢。这些菩萨、罗汉互相对话的时候都用敬语(尊者),都非常谦卑真诚;但我们末法时期(斗诤坚固),都自己傲慢得不得了,恨不得把别人踩到脚底下(都是那样的心理)……这都是魔心(傲慢是最大的魔)!

傲慢覆盖了我们的心,我们总会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你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这个心就有问题。小我本就是虚妄的、是自我安立的;我们的真身都是佛性、是那个空体(无有高低、无二无别)。

我们都是就着相来讲分别,在上佛无二无别、没有高下(法身同体、应化身能无数变化,还能互变……)。众生本性也没有高下,你不必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去嫌弃和诽谤别人),这种傲慢就呈恶性的一种增长,到最后不仅诽谤别人,师父也敢诽谤、正法也敢诽谤……彻底沦为魔子魔孙。

佛讲的这些事情不仅仅末法时期有,佛陀住世的时候也很热闹。那时候人与人之间也经常有种种的斗诤,但因为佛陀住世要好一些(以后我们学的经多了,尤其《阿含经》学多了你就知道了)。

佛陀说这些愚昧者「自行邪见」,还使得「无量俱胝有情」堕到三恶道去了。但是释迦佛非常慈悲(看他的五百大愿就知道了),这最难度的众生、其他菩萨放弃的众生、刚强难化的这些坏学生……释迦佛都收揽过来了(专度这些难度的),释迦佛的发愿是这样的。

【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

药师佛跟释迦佛的发愿也挺类似的,这些愚痴的、抱持邪见的、下了三恶道的众生,如果听过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听到心里去了,或者心心念念都想着药师佛),他慢慢就能「舍离恶行,修诸善法」,不再去恶道。

上节课讲的是悭贪吝啬的那些众生去了恶道,狂念药师佛,就能够脱离恶道;这节课讲的是,无论是犯戒的、犯了规定的、不喜欢广学多闻的、抱持邪见的、还是傲慢的……总之下了恶道的这批有过失的众生,听闻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听到心里去了),「舍离恶行,修诸善法」,你就可以脱离恶道。

不仅释迦佛没有放弃你,药师佛也没有放弃你。虽然你犯错误了、承受了恶报、也后悔了……但是在佛心中,你就算犯了错进了监狱,那也是自己的孩子!爱是不会变的!甚至因为你这里需要更多爱,他还会一段时间内在这里投入更多爱,因为佛菩萨都是哪里最需要,就先去哪里。

【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

如果说这其中有一些众生,还是不能够「舍诸恶行」,他总是记得怎么造恶(习惯了),不能学会修习善法,就会在恶道待很久。靠着药师佛本愿的威力,也能够使这个众生暂时听闻一下药师佛的名号(你可能没有想听,但是药师佛力加持你听到心里去了),你的心念一转,不再行三恶道的恶,就会投生到人中(生到人道),得到了正见(正确的知见),不再抱持邪见,而且很精进。

「善调意乐」就是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心意识了(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把精力用在什么地方了),慢慢地舍离轮回之家,「趣于非家」,寻求解脱道(这都靠着药师佛慈悲力的加持)。

【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党,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来到了人道,知道寻求解脱道了。在佛法中开始受持戒律成为佛弟子,他不再毁犯戒律、保持正知正见、虽广学多闻却没有傲慢、真正地了解无上妙法的甚深之义;他不会诽谤正法、也不会成为魔的帮凶(不会成为魔王那伙人)……就这样地修行种种的「菩萨行」,「速得圆满」(菩萨行就是六度万行)。

这算是一个很好的大结局——虽然挺费劲,还是把这些众生又救回来了,使他们从一个错误的极端又走向了正确的极端,圆满成佛了。所以「药师圣号」对于这些常破戒的、抱持邪见的、或者傲慢的众生来讲,也是非常适宜的。怕就怕这个人已经邪见炽盛,或者傲慢到连「药师圣号」都不再尊重、不想受持(这是最可怕的!)。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楞严经》中学一点点内容。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己言成圣,得大自在。】

讲到了受阴区宇——(说)修习禅定的这些修行者在受阴区宇,在这种真性的妙明当中圆悟了精理,就是圆悟了我心的本性(大觉明、大光明、空明乐……)。

【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

在这里待久了,随顺了这种精明的圆悟(了了觉明,觉悟般的快乐),随顺着这种感觉(时间长了),心里生出无量的舒服的感受,「轻安」就是很舒服。这个地方也是容易滋生傲慢的,(自己就说)我成佛了、成圣了、已经证得最高处了、得大自在了……

佛陀说:这是因为你获得了自性本具的智慧,感觉非常地舒适安乐。你要了解:我们自性本具着一切智慧,也本具着一切的喜乐(了解这个道理),不要把这里当成终点站,还是要圆满六度(继续修);你要是当成终点站(不想再学习了),你就开始退转了。你一把这里当成终点站,就「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到你的心腑,你就从此满足,不再想上进了。

【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当你不再想上进的时候,就成为了「无闻比丘」,不想听法了(我都已经证得了本性的圆明了,无比地自在舒适,我不再学了)。这个时候,你会误导无量众生堕阿鼻地狱。

你这个位置还很低,你就以为很高了,很多众生跟你学(不再往高处冲),你耽误了那么多众生成佛、耽误了他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果报是「阿鼻地狱」;你带的那些众生,也跟你一样抱持邪见,都去了阿鼻地狱。

从这里就失去了正定,就坠落了。非常恐怖!所以,上节课讲过的:(说)不管我们修到某个阶段,是狂喜;还是修到某个阶段舒适地不想再上进,这都是魔境。我们不能被它缠住脚步,还是要继续往前进……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

受阴区宇还有一种魔境——在这种明觉了悟当中我们得证了「虚明之性」,就算下座,心也是始终了了分明的,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的光一样。这个时候突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就觉得因果是不存在的。他就从入到断灭空里了,「空心现前,断灭空」(他认为因果不存在)。

【此名定心沉没,失于照应,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

「定心沉没,失于照应」,你入到定里,觉观少了。这个时候你就觉得一切是明亮的,造什么好像都不影响这种明亮……这是一种魔境。

如果你把这里当成终点站,就会「有空魔入侵心腑」——你就看不惯那些认真持戒的人,你看到谁在认真持戒(强调戒律、菩萨戒……)你就说那是小乘的。刚好前几天还有密宗的,讥讽我们是修小乘的(因为我们太重视戒律了),正好可以对号入座。

「空魔入侵心腑」认为持戒是小乘的,(说)我是菩萨、我都悟了、一切皆空、没有因果、因果也是空的……

【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

因为空魔入侵心腑(藐视因果),所以这样的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在对自己有信心的信众这里就喝酒吃肉、广行淫欲(他说反正因果是空的、我是大自在者、是菩萨、不用持小乘的戒律了)。「空魔入侵」在魔力的加持下,所有的戒律都抛弃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人已经不是佛弟子了(在信众面前饮酒吃肉、广行淫欲,这已经成魔了)。

但是,魔力控制了所有人(控制了这个师父,也控制了他的弟子),弟子看到这个师父饮酒吃肉、广行淫欲,他也不会怀疑、也不会诽谤。还觉得我师父修得大自在了,我得修到这个程度就不用守戒了(守戒那么麻烦),很多魔心炽盛的弟子都追随而来,他们也是不想持戒(他们都想饮酒吃肉、广行淫欲),这师父正好是这样的(什么师父招来什么弟子,大量的有魔心的弟子都跟着魔师父走)。

【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魔入侵了,鬼心也都入侵了(酒鬼、色鬼全都入侵心腑),那么多的鬼的灵体都会附到这些心不正的魔身上。魔,越发展魔力越强,为什么呢?他招魔。你是魔心,会招更多魔过来,很多灵体也都在附你;那些邪心炽盛的鬼也附你,使得你的魔心炽盛到难以抑制;到最后「或食屎尿与酒肉等」,甚至发狂到把上师的粪尿都拿来吃,觉得有加持力。太可怕了!就这样破坏了佛的律仪!

「误入人罪」,根本欲是人的罪(我们每个人从父母的爱欲而来,这是我们的根本罪)。你一开始修很清净(没问题),到最后一下子空魔入侵,觉得没有因果、没有戒律、戒律是小乘、不守戒律……这个时候开始着魔。所以愈演愈烈,还谈什么「三摩地正定」(完全都是邪定),他整天打坐也能修出神通,但是是邪定(他在定中也不干好事)。

曾经就有女师兄哭着跟我讲:她拜的某某上师,晚上在她的梦中怎样怎样……他们就算在定中也不干好事。弟子认出来这个是魔,不跟随他(想要逃跑),有的师父会念毒咒去害这个弟子(让他出车祸,或者身得重疾,或者突然牙疼、头疼、心脏疼……就这样地害人)。就是完全的魔心,太恐怖了!

所以佛陀说:《楞严经》是照妖镜,也是斩魔剑。在末法时期魔强佛弱,如果正法要灭,先灭的是「楞严」。因为「楞严」是讲魔的种种怪现象的,揭露他的本质(真相)的。魔就怕《楞严经》流传(别人都认出他来了),所以就想尽一切办法想要灭「楞严」。

昨天还有师兄说:这个末法时期魔强佛弱,为什么我们不广泛地推广「楞严咒」?我们讲法也是随顺因缘,现在是药师法门,就强调大家念《药师经》、药师圣号、药师灌顶真言。而实际上,在究竟处所有的佛号、佛咒都等同于「楞严咒」,功效是一样的。

有一些爱犯困的师兄,怕走火入魔的师兄,你打坐的时候听着楞严咒也没问题(咱们现在共修药师法门,就以药师佛为主)。如果真的有因缘再弄个「首楞严法会」,到时再强调「楞严咒」。我们是完全随顺因缘的。

晚上的禅修课,大家还是听「药师圣号」的禅修版。现在很多师兄打坐还是在执着腿(双盘、单盘),我们说过无数次了:你初期打坐,只要能坚持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下来,不管你的腿是怎么放的(单盘、散盘、双盘、还是坐在椅子上,我们不强调),关键先修心。但是背要直,要观想绳子拉头顶(抻一会儿),然后再放松(直而不僵,松而不塌),这个很重要。

我们在去到任何庙宇的大雄宝殿看到庄严佛像的时候,几乎没看到任何一个佛像是弯腰驼背的,因为很不庄严。「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让婆罗门女回去念他的名号的时候也是说:「端身正念」,就是端身正坐(坐直)。弯腰驼背是松散的表现,是不认真、稀松了事、敷衍的表现(这个心态一看就没调整好),而且你在初学的时候就养成了这种习惯,以后改起来就难了。所以,最初背是要直的(直而不僵,松而不塌),你甚至可以反复多次地调整姿势,一旦养成习惯,怎么坐都是比较直的(这样很庄严、气脉也通畅)。

今天先说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时间:2020年3月12日

药师经

药师经

这个作者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