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第二次 > 正文

《药师经》第31节共修课

药师经

00:00

三月之周三,

共修渐至巅。

琉璃含宝月,

法界尽明然。

师兄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群内讲课的最后一课,我们来看一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最后一个部分。

奉持法门分

「奉持法门分」,我们要怀着恭敬心去奉持(修行)药师法门。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

这个时候,阿难问释迦佛,说:世尊,我们该怎么样称我们所修的这个法门呢?我们该怎么样去「奉持」呢?「奉」,就是怀着恭敬心的意思;「持」,就是受持(修习、修行)。

【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应如是持。”】

释迦佛告诉阿难,说:这个法门叫「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我们平常所见的《药师经》的标题正是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药师佛的根本誓愿(他发的大愿)以及他的功德利益。

也叫《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经》。因为十二「药叉大将」是我们的护法神,只要我们认真修习「药师法门」,这十二「药叉大将」以及每个大将旗下的七千「药叉」眷属就会保护着我们。

同时,我们要是有什么愿望想要达成,就可以找来五色的线绳,每打一个结念一下十二「药叉大将」其中一个大将的名字,说一下你的愿望……然后再念下一个「药叉大将」的名字……一共打十二个结,等于把你的愿望重复了十二遍,之后可以把五色的线绳供在药师佛前。

释迦佛说:这部经也叫《拔除一切业障经》,可以拔除众生的一切方面的障碍(过去世及今生的过去,造作恶业所形成的障碍)。一般情况,我们所造的善业不会形成障碍,反而会形成一种助缘(有的时候说人生像开挂了一样(那么幸运),就是因为过去或者过去生中你的善业显现它的果报了)。

受持这部经、修学「药师法门」,可以帮助我们拔除一切恶的业障。因为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药师佛又能够让我们持好戒,尤其是三聚净戒「菩萨戒」。

如果能够把「菩萨戒」守好,一切鬼神都成了大护法,哪还有违缘障碍呢?然后我们奉行一切善,慢慢感召来的都是善报,就会越来越幸运,越来越健康……

【时,薄伽梵说是语已,诸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个时候,「薄伽梵」(世尊、释迦牟尼佛)就讲完了以上这番话。与会的这所有的菩萨「摩诃萨」(菩萨大菩萨),以及大「声闻」弟子、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们、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是圆满的大结局,基本上每一次佛开法会结局都是这样子的。一方面强调大家听得很欢喜;另一方面会「信受奉行」(信,是真的信;受,是照着做;奉,怀着恭敬心;行,是持续地去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到底)。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我们就再一次地学完了。我们再复习一下《楞严经》中佛陀最后的叮咛(叮嘱)。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

上节课讲到:如果你透过了「识阴区宇」,「六根」就可以互通互用了。佛陀说:「识阴」尽的时候,在「六根」的互通互用中「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渐渐你就修成了佛的报身了。

在「定」中你的感受就是——你就好像是一个琉璃球当中的圆圆的宝月亮(或者大太阳、或者说真金),乍一看是一个琉璃的大球,但是它的中心部分是真金或者是宝月(圆满明亮的月亮)。

在讲《华严经》精修课的时候,也提到佛陀曾经讲说修行的一个捷径,当时释迦佛跟弥勒菩萨讲——要时刻观我们身体的每一粒微尘都是「外如琉璃,内如真金」的(一个个圆圆的琉璃球,中心部分是真金色的,也就是宝月那个样子的)。

当我们透过「五阴区宇」,我们时刻的感受就是——我们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的「舍利子」球,看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微粒(微尘)也都是小「舍利子」(都是圆圆的、透明的琉璃球,中间是金色的)。

就这样地修下去……我们这期间也可以再参考一下《华严经》「十地品」上面讲的「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一直到「九地」、「十地」具体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

你一对照「十地」就知道自己现在是几地菩萨,有没有到「佛地」(你自己就知道了,不用找别人给你认证),你对着《华严经》是佛给你进行认证。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就这样修,(修着修着)就可以入到如来的「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修到极致圆满的时候就真是「无所得」,不知道再怎么下手用功了,已经完全圆满了。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

释迦牟尼佛还叮嘱阿难,说:如果末法时期的这些众生比较愚钝,没有办法了解禅定到底该怎么修,他们可能也没有听太多的了悟者去讲法,但是这些众生还就是喜欢打坐,他们也怕着魔,那怎么办呢?

佛陀说:阿难,这个时候这些爱打坐的其实也不太懂禅定、也没听太多法、没有太多智慧的众生,就可以持「佛顶陀罗尼咒」(「楞严咒」)防魔。

【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佛陀说:因为「楞严咒」很长,如果你背不下来,可以把它抄写一下放在你的禅堂里(打坐的地方),或者抄写之后带在身上,那么一切诸魔就不能够干扰你了。

很重要啊!你即使背不下来,抄写一下「楞严咒」带在身上也可以的,你就安心打坐就行了(这个也有点类似我们以前讲的用「大悲咒」去结个界)。

有的师兄特别爱念「大悲咒」,你用「大悲咒」二十一遍加持五色绳之后,把自己打坐的地方围起来(结了个界),你在中间打坐,一切诸魔也不能干扰你。

当然,我们听着药师圣号、或者听着「药师灌顶真言」;或者念着药师圣号、念着「药师灌顶真言」,也起到一样的效果。防魔的方法有很多种,大家就根据自己内心的喜好来。

释迦佛对阿难说:「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你要恭敬地、怀着仰慕之心去领受十方「如来」传下来的正法,要好好地修行(要精进),到最后修成一个典范(成为佛弟子的榜样)。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佛陀说: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我们的佛性的本体(这个大光明),「非留死生。及诸尘垢」。其实大光明的本体一直在这儿绽放着光明,它没有被妄相影响,一切的轮回、死、生、那些尘垢……从来没有影响我们内在的大光明。

我们看着一切的虚妄之相(死死生生、爱恨情仇、那些执着、尘垢、虚空之相……),都是「妄想之所生起」。

【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

我们的佛性本自的大光明,就是「本觉妙明真精」,突然「一念妄动」(这一念妄动牵起了无量的念),就好像风一刮,水里起了无数的波浪一样,就产生了「器世间」(我们的环境,山河大地一切的环境)。就好像「演若多」(精神有点问题的人),照镜子的时候突然就找自己的头在哪儿。

「一念妄动」是突然而来的(没有逻辑、没有原因),如果有逻辑它就不叫「妄」、不叫「无明」了。但是这一念「无明」一起,无量「念」就跟着起来了,「相」就产生了……

依着「相」,我们又说「相」怎么产生的:有内在条件、外在条件、有因、有缘……这个「因缘性」其实是依着「相」而说的。

【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迷在因缘所和合的相里的众生就说:这些相是怎么产生的呀?生命怎么演变的?应该是进化论吧?应该是自然演变的结果吧?优胜劣汰……他们还是就着相在说(还没有抓到根本)。

其实虚空之性也是「犹实幻生」,你意识到有个虚空相了,你感觉有个虚空了,它还是在能所里面,还是就着而说的。

无论是因缘还是自然,都是众生妄心(意识心)分别取相,去计算量度的结果。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佛陀说:阿难,你要知道「妄」就是不知怎么突然就兴起了「一念妄动」(就这样起来了)。既然「妄」是假的,那么一切「相」都是假的,依着这些再讲、讲,也是挺滑稽的。

如果这个「妄」本身就是假的,那里的因和缘其实没多大意义。比如说——这是一个假人,你去研究他穿着红衣服还是绿衣服没什么意义(本身它就是假的),「元无所有」(这一切都是假有)

有一些人就更可笑了,这一幅画里的人明明是假的,那个人还研究假人是怎么演变的(一开始是单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慢慢进化),研究这个里的演变,这些人是不是有点可笑?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佛陀是真正看透了「相」的本质的人,所以佛陀就给大家讲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说)色、受、想、行、识组成了这一切相(一切相都是色、受、想、行、识而已),这色、受、想、行、识根底里都是妄想,只是有粗大和微细的差别而已。

佛陀说:阿难你想想,你的肉身是不是父母的爱欲之想导致的一个爱欲的行为之后产生的?所以你的肉身是由于父母的爱欲之想而生的。

你的肉身就来自于父母的爱欲之想(来自于父母的妄想),所以我们天生就能继续这轮回的「妄想」(我们来自于妄想,所以我们能继续这妄想),妄想是有惯性的,肉身就是妄想的象征。

如果我们最初不是来自父母的「妄想」(那可能还好),但是最初这个根源就是「妄想」,所以肉身就是坚固妄想,我们的内心又一直在打着妄想(妄想连着妄想),一直在延续……

实际上,我们是在「妄想」的轮回中延续生命的(这是佛讲的),表面上看着是一代一代又一代肉身的延续,实际上佛看上去是一代一代又一代妄想的延续。

【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所以佛陀说:我们的肉身(色相)是坚固的第一妄想,我们脑子里活跃的那些粗大的念头(昨天有师兄说,一上座还想着超市买点儿东西什么的……),这些粗大的「妄想」在脑子里像跑马一样(脑子就像个跑马场),这叫驱驰的「虚明第二妄想」。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我们在醒着的时候心里总是有想法,睡觉的时候又会做梦。其实醒着的时候我们没有刻意地想要有很多想法,但是有些微细的想法还是在进行;睡觉的时候我们本来想保持无念的,甚至想保持清净的(有的师兄整夜听着佛号、楞严咒睡觉,晚上还做一些不太清净的梦),这属于「融通第三妄想」(阿赖耶识里的一些惯性)。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接下来还有更深层次的「幽隐第四妄想」——就是这个「轮回相」所运行的惯性。比如说:不知不觉指甲就生长了、不知不觉头发就长长了、不知不觉我们的气力就衰微了、或者面容起了皱纹了……这都是不知不觉进行的慢慢的迁变,这是「相」的运作惯性(念念不停),这叫「幽隐第四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

佛陀越讲越深,说:有的时候我们好像很久很久之前见过一种什么事物,经了好多个年头我们感觉都忘记了,突然又想起来了……这种妄想就更深层次了(N年前见过什么事物,后来经过很多事就忘了,后来突然又想起来了)。

说明只要我们经历过的事件,它的信息就在档案库里面(它没有真的丢失),你只是不去翻(找)这个档案,但它没有丢失。

【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想习。非汝六根。互用合开。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细微精想。】

就好像流动得很急的水,远远地看上去好像还挺安静的(那个急流你看不见,但是走近了一看,流得好快好快,远看就是一片水)。「阿赖耶识」里这无数的信息运作、发酵、运动……惯性一直进行,不去翻动它还觉得挺安静的……「流急不见。非是无流」,你没看见水流淌的速度那么快,不代表它没在流淌。

如果我们修不到「六根互通互用」的程度,最底层的这些「妄想」是消灭不了的。只有到「六根互通互用」了(眼睛能看、嘴巴能看、手也能看……),我们就是「法界」本体本身(大圆镜)了,「六根」完全没有差异(打成一片)的时候,「罔象虚无,颠倒细微的精想」才能够破除(越修越深,越修越细)。

这就好像我们在净化「阿赖耶识」仓库的时候——先搬大家具出去、再搬小家具出去、然后把垃圾扫出去、最后再空气净化一下……把那些最微细的因子都清出去。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惟色与空。是色边际。惟触及离。是受边际。惟记与忘。是想边际。惟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佛陀说:色、受、想、行、识,这「妄想」从表象(肉身)最坚固开始,然后粗大的、微细的、更微细的、更细的……究其根底,五种「受阴」、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妄想。

「色」与「空」是「色相」的边际(微细到极处就接近虚空了);「触」及「离」是「受」的边际,我们有触受说明我们接触到这个事物了,我们一旦与这个事物分离,触受就没有了,所以「触」及「离」是「受」的边际。

「记」与「忘」是「想」的边际。我们心里想什么事儿想起来了,证明记着呢;想不起来,那就是忘了。所以想起来了忘记了是「想」的边际(它中间是有边际的,你一直想着,它就存在;不想,它就没有),这是「想」的边际。

「灭」与「生」是「行」的边际。一切存在物它了,那就是存有(就会有存有的惯性),但是生、住、异、灭,到最后灭了,灭了之后「行」就消失了,就没有惯性了(消失的物体就谈不上惯性了),「湛入合湛」时归向了我们这个「本识」的边际。

就是我们的大妄想、小妄想、微细妄想、精微妄想……全都清除掉,我们明湛湛地合到了本来的大光明当中,归向了「阿赖耶识」这无边际的本体……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修行就是在做这个事情)。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色、受、想、行、识」(五阴)是重叠生起的,它们互相渗透在一起,已经很难割裂了(无数次的轮回使得色、受、想、行、识相互渗透在一起了)。

「生因识有」,因为一切「相」都是「阿赖耶识」里的种子(信息)幻化出来的,可以说一切「相」的产生都是因为有「阿赖耶识」。那我们灭除这些「相」从哪儿先灭呢?从「阿赖耶识」的显相开始灭,先灭那些最明显的(大的)色相、再灭小的、再灭微细的……也就是先灭「坚固妄想」对我们的束缚、再灭「虚明妄想」、「融通妄想」、再灭「幽隐妄想」、最后灭最精微的妄想(一步一步的)。

比如说:我们打坐的时候先闭上眼睛(或者垂下眼帘),先灭一切「色相」对我们的干扰、再灭脑子里跑来跑去的各种大念头(像跑马车一样或者天马行空)、之后再灭翻上来的记忆、再灭「轮回相」的惯性、到最后「六根互通互用」,完全与本来面目合一……

理上就是这样的,也挺简单的,大家都明白了原来是这个过程(先灭大的、再灭小的……到最后精微的都灭除了,我们就回到大光明藏了)。道理很简单,你一旦了悟了,拥有了智慧,那智慧上的障碍就没有了。

但是「事非顿除」(这个事儿我们还得一步一步走),修行这件事还得一天一天地持续进行,不是说理上悟了就立刻成佛了(理上悟了只是理即佛),事上你证得佛的「五眼六通」了吗?你六根能互通互用了吗?你有十种神力吗?「菩萨戒」都做好了吗……理是很简单的,明白道理之后接下来就是做的过程。

这个做的过程就有次第了(一步一步的),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清净一点点、每天成就一点点……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所以佛陀就跟阿难讲:你要把「妄想是一切的根源」这件事情了解清楚(你自己心先开通了悟),然后再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传到未来末法时期,告诉所有修行者认识到色、受、想、行、识的虚妄,深深地厌离轮回之道(轮回其实很没劲的)。

昨天有一个女师兄告诉我们:她在打坐中知道了一个一直追求她的男孩子竟然是她过去世的爷爷,让她哭笑不得……然后她进一步地就说:老师,我彻底厌倦轮回了(真没意思……以后打坐看得更多,还不知道身边都是什么关系呢)……就向往佛的涅槃……

所以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我们的智慧必然提升,我们对于「相」的厌离必然提升,我们不会再贪恋「三界」了,就是这样轮回来轮回去的……甚至从过去、现在、未来这个相的角度去看都很乱伦的。

虽然我们《药师经》群内的讲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真正的修行才刚刚开始,我们把思维、道理理顺了,接下来就是行动了,要坚持下去!

我们为什么不停地发很多激励大家的图片、视频、名人名言、警句、哲理……就是怕有的师兄坚持不到最后(没修两天就厌倦了),我们要避免这种习气(厌倦的习气几乎人人都有),但是成功者一定能够坚持到底,我们一定要做成功者!

水滴石穿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滴水力量其实很有限,它从空中掉落下来,滴在石头上只是一个水花;但是无数次一滴水反复地滴一个地方,到最后石头都能被打穿……我们修行者一定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这样才能成就!

今天继续听「药师圣号」的禅修版,我也发一个激励大家的视频到群中,希望我们不管经历多少的困难、挫折和考验,都能够不改初心、直达圆满的终点!

——时间:2020年3月25日

药师经

药师经

这个作者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