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第二次 > 正文

《药师经》第30节共修课

药师经

00:00

又到星期二,

愿做正法孩。

佛骨佛血肉,

真如无前后。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药师经》共修课的倒数第二节课,我们还是继续来学《药师经》。

【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燃灯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药师经》的第十四个部分,还有一句话,这是「救脱菩萨」说的——所以,我现在劝请所有的有情众生燃灯、造续命神幡、放生、修福报……可以帮助一些陷入到危难的众生度过苦厄,不遭众难。

学到这里我们也了解到,当有一些众生病危的时候,如果你想延长他的寿命,甚至说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药师经》里有方法的——帮这个众生皈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供养众多的僧人并请他们读《药师经》回向、受持「八关斋戒」、要一天(六时)去礼拜(拜佛)、要放生……修种种的福德,都回向给我们要救护的众生。

药叉大将护法分

接下来就到了《药师经》的第十五个部分「药叉大将护法分」,开始讲十二「药叉大将」了。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

此时在大众中听法的还有十二位「药叉(夜叉)大将」(夜叉鬼当中也有正面角色,有一些甚至是菩萨示现),这些药叉鬼特别爱乐正法,他们也会用尽全力护持修学正法者。

【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

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

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

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

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

招杜罗大将,毗羯罗大将。】

十二「药叉大将」分别是:「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罗大将」。

而且据我们的了解,这些「药叉大将」也特别地人性化(以众生心为心)——像有些师兄潜意识里不想见到这些护法神,那么这些护法神会在你身边保护你,但是却隐身不让你见到他;你要是想见,他们就会让你见到。

这个(附图)是昨天琉璃月师兄整理的十二「药叉大将」的一些形象图谱,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

十二位「药叉大将」,每一个将领手下都有七千个「药叉」作为眷属,浩浩荡荡的护法大军陪护在我们修学「药师法门」的师兄身边(也许你看不到他们,但是他们始终都在),只要你是真修的,他们一直在保护着我们。

此时,十二药叉大将以及手下的这些眷属们同时发出声音,对释迦佛发誓,说:「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说)伟大的世尊释迦佛,我们现在也非常幸运能够得到您威力的加持,您一讲法我们才知道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种种殊胜。

我们听闻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知道了恶道众生专心地念药师佛的名号都能够得到度脱(往生善道)……所有的「药叉」们也打算修持「药师法门」了,他们不再害怕恶道的种种恐怖、有望解脱了。

所以,陪伴着我们「药师法门」的师兄们一起修行的还有十二「药叉大将」以及每个大将旗下的七千「药叉」眷属们。

【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

这些「药叉大将」以及「药叉」眷属们在佛前发誓,说:「我等相率皆同一心」(我们这么多的药叉大众同一种心),「尽形归佛法僧」,有生之年(不管寿命多长)我们归向了(皈依了)佛法僧三宝(成为佛弟子了)。

而且这所有的「药叉」都在发誓——他们要去救护一切有情众生、去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帮助这些众生获得利益和安乐……

【随于何等村城国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

这些「药叉大将」以及「药叉」眷属们发誓——不管什么地方,无论是村落、城市、国家、还是空闲的林中……只要有《药师经》在流通,或者有谁正在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并且恭敬供养药师佛,这些「药叉大将」及「药叉」眷属们就会保护这个人,使得这个众生解脱一切的苦难,有什么愿求都能满足(求什么得什么)。

我们知道,药师佛发的愿就是让一切众生求什么得什么;药师佛的护法神(这些药叉们)他们发的愿也是帮助大家求什么得什么(上上下下一条心),都是来满我们的愿求的。

我们要是想得到保护、得到利益,一个是要流通《药师经》,一个就是要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还有要恭敬供养药师佛……这些都做到位了,我们周围就有这么多的护法神在保护着我们(什么苦难都不用害怕了),想求什么都能满足……

【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接下来「药叉大将」们还说——要是有一些众生陷入到疾病或者灾难了(想要摆脱疾病和灾难),就可以读诵《药师经》;同时找来五色的绳或者五色线,每念一个「药叉大将」的名字就打一个结(十二药叉大将打十二个结),把打完十二个结的五色绳放在药师圣像前面供养,平常认真地修行(该做什么做什么),你许的愿到最后就能够圆满。当你的愿望圆满成就的时候,你再把这些结解开就行。

所以这里也增加了一些趣味性,每当我们在提到「大悲咒」或者是「药师法门」的时候,说要找五色绳打结,大家就很开心的(觉得很有趣味性)。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那怎么做呢?一个是读诵《药师经》,再一个就是恭敬供养药师佛,然后找来五色的线或者五色的绳子,每念一个「药叉大将」的名字就打一个结,同时许个愿(愿我的孩子……),这样重复十二次,就等于把你的愿望强调了十二次。

打完结之后,就把五色绳供在药师佛前,平常就正常地上香、礼拜、供养、每天坚持读诵《药师经》……同时回向给孩子。

当你的愿望满足的时候,你就来到佛前恭敬礼拜之后,把这个结解开,然后再礼拜至少三次(感谢药师佛,感谢十二药叉大将)。

【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赞叹所有的「药叉大将」们说:「善哉!善哉!大药叉将」,你们能够想着报答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恩德,应该随喜赞叹。知道念恩、报恩,是菩萨之行,《菩萨善戒经》里也强调过,真正的菩萨会念恩、报恩。

「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释迦佛对这些「药叉大将」们讲:你们应该一直都这样去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一方面对众生好,另一方面对你们也好(你们也在累积福德)。

这样,《药师经》的这个部分就结束了。正常来讲,我们还是建议大家把修学的重点放在「药师佛」本身(以念药师佛为主,求十二药叉大将为辅),因为只要你是真修的(真念药师佛、读诵《药师经》、恭敬供养药师佛……),那么十二「药叉大将」以及他们的眷属们,你不用请,他们都自动来的。所以修行的重点还是放在净琉璃世界「教主」这里是比较妥当的。

再非常客观地讲:佛的修行肯定胜于菩萨,菩萨的修行肯定胜过护法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修学重点还是放在「佛」这里(天天念佛、与佛靠拢、与佛齐等,这是最重要的)。

等你渐渐与佛靠拢的时候,不仅仅这点儿护法神围着你,更多的护法神、更多的菩萨、无量众生……都会找到你、归依你、归向你……这是必然的(我们越强,越能成为众生的倚靠之处、依怙之处,众生就会归向我们)。

接下来,我们还是复习一下《楞严经》中一些重要的片段。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这里是释迦佛劝阿难的,说:阿难,你现在先别急着取「寂灭」(涅槃)。因为很多「阿罗汉」一旦开悟就想走,释迦佛劝阿难先别急着走(不要入寂)。

释迦佛说:阿难,就算已经证得「无学果位」(成了阿罗汉)了,也一定发愿至少等到「末法时期」。要起大慈悲,救度这些有正心的、深信佛法的众生,帮助这些众生不要着魔,拥有正知正见。

释迦佛对阿难说:我现在已经度你脱离生死轮回了(你已经悟了),但是你要听佛的话,这才是真的报佛恩。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释迦佛说:阿难,我们前面也讲了「想阴区宇」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种种魔境。这种种魔境是「用心交互」的结果(一方面想正修、想清净自身;另一方面阿赖耶识里又翻种子),所以这个交互的作用产生的一个是正的,一个是逆的。

两种「用心交互」产生了种种需要注意的情况——那众生顽固又愚迷,有很多众生不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遇到了种种殊胜境界的时候,或者自己本来不会讲法的、突然能讲法了,或者拥有种种神通的时候……有的众生不了解(以为自己成正觉了),结果打了「大妄语」,最后又堕落到「无间地狱」去了。

前面我们也反复地提到:不是有神通就一定是魔,也不是说会讲法就一定是佛,关键看他在两者齐具备的情况下是否守持戒律。

如果一个大师讲法讲得很好,但一点神通也没有,(那也不行的)那是禅定没修到位(肯定没成佛),因为佛是有神通的;那如果有一个大师神通、讲法都很厉害,但是不守持戒律,那也不行的!

所以说,真正的圣者又要能讲法(自己悟,又能启发未悟者开悟),又要有神通,又要严持戒律。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释迦佛说:阿难,你们这些人必须将佛讲的话传下去,直到我灭度之后,一直传到末法时期……周遍地让所有众生开悟(了解)佛到底怎么叮嘱的,千万不要让天魔等到时机和方便(不要让魔害众生),一定要「保持覆护」众生,帮助众生成就无上之道。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麁重前尘影事。】

释迦佛又说:阿难,这些修习「三摩地」正定的修行者,如果「想阴区宇」也突破了,那么他们平常就不怎么做梦了(梦会很少)。

这些众生平常一直是觉明的状态(睡着和醒来都差不多的),他们这种觉明的虚静就好像是晴朗的天空一样——天空中没有太多云彩,也没有粗重的「前尘影事」,平常就是空净空净的感觉,又了了分明。

【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

这个时候看世间的这些大地、山河……就好像镜子照着一切,了了分明(照是照着,随缘而照),这个事物(这个事件)一旦过去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就像虚空在迎接所有万物,万物走了虚空也没感觉(来也没感觉,走也没感觉),就是这样的,「虚受照应」。

而且这个时候,过去的习气就很少了(陈旧的那些习气很少),「唯一精真」自己的佛性慢慢地越来越明显地显露,「生灭根元从此披露」我们渐渐地靠近最根元(最本源),一切的生灭从这里发生……

【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这个时候我们看十个方向、十二类众生,就好像一切众生的类别我们都了解。虽然不能够很明确地讲清楚某一类众生他生命的起源到底是怎么样子的(还没有完全通达),但是却能够看得到各种各类的生命形态像野马一样(也许相的根源还没有能理清,但是能看清楚各种相了)。

「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我们在空明的状态中了解一切轮回相了(了解这些惯性了),这是「行阴区宇」(行,意味着万物运作的惯性)。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那什么时候是「行阴区宇」透过的标志呢?当那些纷纷扰扰的、很明了的轮回相慢慢也开始澄澈下来(就好像一杯水里的杂质渐渐不见了一样),这些轮回相的热闹渐渐地归向沉寂的时候。

「性入元澄一澄元习」,一切相慢慢地归向空寂(渐渐看不到了),就好像本来水中有波澜,但是慢慢地波澜越来越小,回归到水平如镜的状态了,这个时候说明「行阴」尽了(再打坐都不会有相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超越「众生浊」(超越阿赖耶识里纷繁万象的影像)。

「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行阴区宇」的根本是「幽隐妄想」,是阿赖耶识仓库更底层的一些幽忽难见的、位于隐显之间的妄想(非常微细),这些妄想是根本。

当我们超越这些最微细的妄想,就已经透过了「行阴区宇」了。所以有的人打坐若干年却什么相都没见过,那是不正常的,说明「色阴区宇」你还没经历呢。

开始经历「色阴区宇」了,我们能见这个见那个,看到自己能够穿墙透壁呀、手捞蛔虫呀、飞来飞去呀、或者是看到周围变成佛国、或者空中听到佛讲法……这都是「色阴区宇」(都正常)。你遇到「色阴区宇」种种情况这才算上道了,车开起来了才能见到这些风景。

「受阴区宇」你要小心各种这魔那魔,不要中途下车,情感情绪要控制(一旦过度你就要知道自己不大对劲儿了),配合一些运动、亲近自然、诵经念佛……慢慢地能够度过「受阴区宇」。

「想阴区宇」遇到种种情况,要么你自己以为成圣,要么见到一个很有神通的师父,但是他让你破坏戒律(只要破坏戒律,那就不对)……慢慢度过「想阴区宇」。

再继续修,一开始我们打坐的时候是丰富的,修着修着从丰富慢慢地开始变得空净下来,也渐渐透过阿赖耶识仓库里这些内容找它的本体。

就好像一个屋子里面装满了家具,禅定就好像慢慢地看到家具(认识到有家具)了,慢慢地好像又搬空了家具,看到这个屋子的本体本身了……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在「行阴区宇」,《楞严经》中也列举了十种魔境(十种邪见)。就是我们修着修着越靠近本源,越自我感觉良好,容易立下一些论断(我们就去讲法呀、写书呀、写一些著作呀……谈我们的观点),但其实我们还没有真正地到达最极致圆满的境界,所以我们现在的判断并不圆满(可能是偏颇的)。所以「行阴区宇」大师多,他爱写东西、发表各种言论……但实际上不够准确。

「行阴区宇」和「识阴区宇」都是偏见(不圆满的见解)比较多,我们要避免偏见、邪见、不圆满的见解,我们就要多学一些没有争议的经典,比如说《华严经》、《涅槃经》……学久了之后「空有圆融」的状态,你得出的任何观点都是圆满的(究竟的)。我们就不用管那些错误答案了,因为错误的答案各式各样,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种。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堕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

释迦佛说:阿难,修「三摩地」正定的这个修行者,如果透过了「行阴区宇」,那么「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堕裂」。一切万物那种顽固的生存惯性,从你这儿好像崩塌了一样(好像四大不再织合在一起了一样),「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一切的轮回相就从这儿碎裂了(不再组合了),你有这样的感觉。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

这个时候我们距离「涅槃」、距离「正觉」就越来越近了,就好像黑了很久的天终于要亮了一样。我们知道鸡一打鸣,天就要亮了,东方已经开始有一些隐隐的太阳光露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虚净的(平常没什么妄念),没有那些多余的妄想奔来奔去的,我们始终是内外湛明的、清透的、清澈的、空亮的(这种感觉)……「入无所入」,始终安住在这种空亮的状态中……

【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这个时候,我们好像突然了知了十方十二大类众生一切生命的「元由」(生命最初的本源),无论它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声、无色声、有想生、无想生……最初的本源(那个根)好像你都能抓到了,(你顺藤摸瓜)甚至到最后连那个你都给拔出来了。

这个时候,你不再受十二类众生受生的影响(渐渐不参与轮回了),你已经感受到你和虚空法界进一步地靠近(渐渐合一)。

有一种很明亮的觉明升起来了,让你把一切藏得很深的奥秘都挖出来了,这里就是「识阴区宇」。「阿赖耶识」这个大仓库里的所有内容你几乎都搬空了,渐渐就看到仓库的本来面目了。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

渐渐看到仓库的本来面目,说明还要继续修。当「识阴」尽的时候,有一个标志——「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就是「六根」可以互通互用了(眼睛能看也能听,耳朵能听也能看,手一摸就知道是什么东西……),类似这样子(六根互通互用了)。

十方的世界和我们的身心就打成一片了,就好像琉璃一样清亮透彻(内内外外没有一点杂质),这个时候「识阴」尽了(你终于到达了空性的本体),你终于合于空性的本体了,这是没有装任何妄想的状态(没有妄想、没有念、所以没有相)。

【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你才了解到这个「阿赖耶」是空性的本体。它本来什么都没装,它哪怕只装一个念头、一个最微细的相,那也是颠倒妄想;它什么都不装是最对的,就是它的本来。

《楞严经》今天先复习到这里。所以总结一下:我们禅修就是打开「阿赖耶识」仓库的门,进去看里面的种种内容。一开始看到那些殊胜的景象,是因为你修行之后往「阿赖耶识」仓库里装了很多殊胜的信息(经文、佛号、佛咒……),所以一开始刚现神通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莲花呀、佛呀、佛国呀……这些东西;再往里走,因为过去很多世都没修了,内容就很复杂,也容易翻种子;然后再修就好像慢慢地透过了这些内容,就如同把这个内容搬出去一样,你渐渐透过这些内容的干扰,靠近「阿赖耶识」仓库本来的样子……这样修修修,越修越空。

所以禅修是从没有相开始;经历一个有很多相、很丰富的相的过程;到最后又回到一个没有相,但是空净明亮的这种状态(这就对了)。这是三个步骤:从无到有再到无,但这个「无」是空明空明的,有一种很亮的感觉。

晚间的禅修课我们依然是听「药师圣号」的禅修版,日复一日地用功(用久了),这禅修的三个阶段我们都会慢慢地经过。

有一些师兄现在是第一个阶段(刚准备开门),还什么都没看见,你不要以为现在什么都没有,到最后也是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不用修……你不要这样想,中间那个阶段要是不修,你没有办法转凡成圣(永远是凡,成不了圣)。

就是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个阶段很好;你最后的阶段也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中间那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你必须要经历才可以的。

所以戒骄戒躁、同时不要偷懒,我们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下去就成功了!

谢谢大家!再见。

——时间:2020年3月24日

药师经

药师经

这个作者很神秘